● 空间动力:物尽其用
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别克Encore内部储物空间倒值得表扬一番,副座手套箱的双层分割时设计很实用,而且四个车门都设置了相似的储物槽,一视同仁。
别看Encore车身尺寸不大,但空间利用率确实不错的,而且采用了各种方法去提升乘坐质感,比如在后排头顶上设置了凹槽,给头部更充裕的空间,坐垫更厚实,给大腿更多的支撑性等...初体验中,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局促感。
Encore的座椅支持4/6分放倒以扩充后备厢容量,放倒后所形成的“面板”略带倾斜度,但影响不大。理论上的容量可由533L扩展到1372L,还算可圈可点!
动力部分是Encore的卖点之一,采用的是来自欧宝的的1.4L Ecotec涡轮增压发动机,别克在售车型中还没有如此低排量的选择。140匹的马力推动1500+kg的Encore来说不是什么难事,但可以想象,动力并不会给你非常强劲之感...还有,1.4T发动机有着更高的燃油效率,这也会成为最为实际的亮点之一。
再来看看Encore在动力数值上与别的车型的对比,相比途观1.4T车型,拥有更大的功率以及马力,扭矩稍微弱些;相比逍客的2.0L,则几乎达到持平的状态,可见Encore 1.4T发动机的实力确实不俗。
昂科拉/途观1.4T/逍客2.0L 动力数值对比 | |||
项目/车型 | 昂科拉1.4T | 途观1.4T | 逍客2.0L |
型号 | 通用LUJ | EA111 | MR20DE |
最大功率 | 103kW(140PS) | 96kW(131PS) | 106kW(144PS) |
最大扭矩 | 200Nm/1850-4900rpm | 220Nm/1750-3500rpm | 198Nm/4400rpm |
燃油标号 | 93号(京标92) | 93号(京标92) | 93号(京标92) |
燃油喷射方式 | 多点电喷 | 缸内直喷 | 多点电喷 |
传动系统 | 6速手动/6速手自一体 | 6速手动 | 6速手动/6速CVT |
工信部油耗 | 6.9-8L/100km | 7.6L/100km | 8.2-8.4L/100km |
别克Encore将搭载6速手动或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,估计是从别的产品中直接沿用过来,但因为匹配了新发动机,所以调校也必定不同。具体表现如何,请期待不久后的试驾报道。
Encore有前驱和智能可变适时四驱系统可选,这套四驱系统并不具备非常强悍的越野能力,依旧以经济节能为主。正常路况或低负载路况以前驱模式驱动,遇到雪雨湿滑路面或低附着力的路面时,则以四轮驱动,一旦前轮打滑,最多可分配50%的扭矩到后轮,保证一定的通过性。
● 竞争力简评
昂科拉优势一览 | |
1.4T Ecotec发动机+四驱 | 车身尺寸小,储物空间足 |
各种静音技术,车噪控制很好 | 安全性与舒适性配置表现不错 |
内饰材质用料佳 | 外观大气,细节记忆点多 |
昂科拉需要考虑的问题/劣势 | |
尺寸小,空间如何保证 | 高技术会不会以高价格支撑 |
动力选择,会不会太单一 | 高定位是否与中国国情相符 |
● 总结
据各方人士猜测,别克Encore预计售价为15-20万区间,如果属实,那还算是一个能接受的范畴。虽然尺寸类比日产逍客,不过从内装方面来说,相比逍客要高档一些,而且动力燃油性也会更给力。 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乐观,Encore的短板依旧存在,那就是尺寸与空间以及底盘等问题;国人喜大的特点,是他们判断一部车是否合用的直接依据之一,Encore如何将重点转移到其它方面,还是一个比较难的考题。同时,车型配置的高低如何衔接,会不会出现更多的实用功能,动力实际表现又如何,一切都还是个谜...
据悉啊,新款宝马iX3已经确定会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,目前呢,正在做最后的润色工作,就等着闪亮登场啦。其实这款电动SUV的开发那可是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了,从纽博格林赛道测试的最新图片来看,原型车的前大灯和尾灯设计,基本已经是最终确定的模样了,那现代感十足的LED照明特征,你说看着识别度高不高!
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,感觉就没停过,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-i也上市了。猛地说海狮07 DM-i,你是不是有点懵?不知道这车啥定位?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-i的“兄弟”车型,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-i,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,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。
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!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,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?昨晚,李厂长又搞事情了,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,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,直接把我看呆了。
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,叫ELEXIO,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,合资公司主导,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,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。
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,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,将是零跑从“技术先锋”迈向“主流品牌”的关键跨越。